标点符号(备考指津)

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中的误区:
1. 概数中间加顿号
例如: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需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习惯。
2. 非疑问句用问号
例如: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
 3. 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例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得出的答案只有一个,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今天去呢”后面应该改用逗号。
4.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例如:怎么了?你。
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前置谓语“怎么了”之后应改用逗号。
5. 集合词语用顿号
例如: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等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应该用的。
6. 标点与结构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
例如: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省略号与“等等”功用相同,同时使用造成语意重复,应将省略号删去,或者将“等等”和句号删去。
(2)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并用
例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该句犯了破折号与“就是”连用的错误,应将破折号删去。
7.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如,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顿号最短,逗号次之,分号最长。只有在分句中出现逗号的情况下,才能直接用分号。
8.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并列短语,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全句应改为: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9. 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
例如,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应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诗句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0. 标点功能混淆
(1)书名号与引号混用
例如: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
该句中“××与××的对话”是题目的名称,应用双引号。
(2)冒号与分号混用
例如:证券交易所内部那些穿红马甲的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末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句中分号应改为冒号。
11. 标号与点号错位
(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
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
例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括号与点号的位置
句内括号是用来注释句中某个词语的,应放在该词后。括号内语句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括号外是否用点号取决于括号所处位置,若括号处于句子停顿处,应用点号。
例如: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句外括号是用来注释前面整个句子的,应放在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语句末尾是否用句号,应根据括号内语句的结构而定,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
例如:胆识之中含有才华和力量,有着神奇的功力。(歌德《浮士德》)
人际交往过程就是使用语词传达意义的过程。(严格地说,这里的“语词”应为语词指号。)
解题技巧
1. 认真读懂所给文句(段),弄清文句(段)的基本含意,揣摩文句(段)所传达的感情,所表达的基本语气,依据语境来判定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
2. 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所给句段的结构,分清句子层次,不能让标点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而形成语病,或因层次不清而影响句意的表达。
3. 要特别注意标号、点号连用,或者它们与某些词语连用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设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