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备考指津)
对诗歌进行理性的鉴赏,首先要注意对中国古典诗歌言、象、意三个层面的理解,其次要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结构层次,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进行全面的鉴赏。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具体包括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并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但也有可能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2. 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中的景物形象(山川草木等)往往是作者借助用来表现主观感情的,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作者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作者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二为一。有时诗歌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 事物形象
作者常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一般是在咏物诗中,即托物言志。
我们鉴赏诗歌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意象就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因此我们要从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意象入手,对诗歌进行鉴赏。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中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作者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准确记忆积累一些诗人、词人的有关资料,包括他们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个人风格、所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对我们鉴赏诗歌是很有帮助的。鉴赏吟咏物象的诗歌更须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例如《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问题是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根据诗句的描写并结合诗人的经历可知,诗人塑造的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的味道;这是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其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形象的写照。
(2)熟悉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诗歌里经常出现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并总结其在具体的题材中的象征含义。例如:“明月”象征着高洁美好,表达思乡念亲的感情。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中都可看出其象征含义。
(3)掌握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理解了诗歌中常用的形象塑造的方法技巧,可以更准确、深刻地分析出诗歌中形象的特征及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例如细节刻画,“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人仅用打探询问这一细节就把一位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写得活灵活现。除细节刻画外,诗歌中常用的方法技巧还有烘托、对比、衬托、比兴等等。
解题技巧
对诗歌的形象特征有了准确的把握,才能理解其意境。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特征必须建立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同时要着重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关注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此外,还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分析诗歌中人物出现的具体背景景物的含义。例如《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问: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作答时可以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分析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的形象。“蓬头”是外貌描写,“侧坐”和“遥招手”是动作描写,“怕”是心理描写。“蓬头”“侧坐”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遥招手”“怕”表现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2.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①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②抓住意象与情感的联系,如: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孤傲。③联系人们的审美习惯,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例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表达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3.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简称“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对物象的分析思路:提炼体现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例如《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诗人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4. 熟悉考查模式和答题技巧
一般提问: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变式提问: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其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作,同时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充满诗意;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或创作手法,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因什么而“哀伤”。
例如《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答: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指领会诗歌语言艺术的特色,如生动传神、精练隽永、平淡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古代诗歌语言使用的特点,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注重格律以形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以上这些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对诗歌有更好的把握。
自古而今,诗人词家皆重炼字,他们坚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炼字可以说是诗家的共同追求。故对诗歌的语言的考查,还常考炼字。
此外还有对重要词语的赏析、对语言特色(如清新、质朴、绮丽、简练等)的把握等考查点。重点是考查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呈现的效果,并且能领会到诗歌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等风格特点。
高考要求的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诗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语言美,并能作一定的评述。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考查的主要类型:
①对关键词语的品味(“诗眼”“炼字”——理解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②对关键诗句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③对语言风格的概括(体味诗歌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1. 针对炼字型试题,要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作者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词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会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词,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对于“诗眼”或“词眼”,都需要详加分辨。例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份。诗中的“咽”“冷”二字分别是诗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的“诗眼”。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值得注意的字词有以下几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怨”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情。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修饰语在诗歌鉴赏中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歌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能让人很快找到它们。
①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②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拟声词的作用是使诗歌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③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有时作定语,有时作主语或宾语,但是作用只有一个,一般用来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鉴赏时,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2. 针对炼句型(主要是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描写精彩的语句以及具有特殊句式的语句)试题,要抓住关键句,同时要注意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并采用了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2)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正好也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她洁白的双臂感到阵阵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3)主宾换位
叶梦得《水调歌头》词中“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即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谓—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4)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中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或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①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刘叉《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闻横笛声)陆游《昼卧》:“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都是同类的例子。
②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后句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又如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春风”不受动词“笑”的支配,而是表示“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3. 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总体的语言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不同形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例如:清新、平淡、绚丽、明快等。其他如含蓄简洁则不是哪一个作者所独有的,大部分诗歌的作者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事实上,在答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单独分析出一个特点,而是将几个特点连在一起说,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歌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完全概括的。
[补注1]
宫廷诗:缠绵婉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补注2]
杜甫的沉郁顿挫
三曹的苍凉雄健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贺的奇诡变幻、忧郁激愤
张九龄的委婉蕴藉
李煜的细腻感人
李清照、柳永的缠绵悱恻
贾岛的萧瑟悲愁
元稹的艳丽浅近
王维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
黄庭坚的自然流畅
辛弃疾的气势雄壮
苏轼的雄健豪放、旷达高远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韩愈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杜牧的清健俊爽
刘禹锡的清峻明朗
李白的豪迈飘逸、清新雄奇
晏殊的明朗疏淡
杨万里的新鲜活泼
陆游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韦应物的清新典雅
欧阳修的清丽明媚
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范仲淹的苍凉悲壮
孟浩然的恬静浑健
高适、岑参的雄浑悲壮
解题技巧
针对本考点的题目,答题时关键要审清考查的重点。
1. 分析炼字的题型。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将其放在句中,并结合整首诗歌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炼字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字、关键词,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通常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整首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深层感情;(4)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
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 分析提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和描写精彩的句子的题型。一般的答题思路是先简析句意,然后结合文意详细地阐述该句对整首诗歌主旨表达的作用、效果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态度、观点。
答题步骤:(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作简析;(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 分析诗歌总体语言风格特色的题型。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作者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作者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作者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但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婉之作。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突出的表达技巧,这些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主要考查三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二是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反衬、以虚写实、虚实相生、赋比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等);三是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双关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还会考查诗歌篇章结构的特点,比如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略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和铺垫等。
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诗歌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把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①借景抒情。指作者通过描写客观景物抒发感情。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人借“寒蝉”“长亭”“骤雨”几种客观景物营造出送别时的凄凉气氛。②寓情于景(即情景交融):指作者将感情融会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诗句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不可分割。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融入自然景物中。③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石灰吟》。④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观书有感》。
2. 描写手法,常见的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①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②声寂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③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 修辞手法,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此外,古代诗歌常用的构思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抑扬。抑扬又分两类: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使用了欲扬先抑手法,展现了春天美好的景象。
2.照应。指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物物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的情感。如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凉”“梧桐月”照应前两句的“无眠”“秋气清”“欲三更”,营造出了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3.卒章显志。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是抒情的角度,描写手法的角度,修辞手法的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在复习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各种技巧手法的概念
和效果。然后运用相应的答题技巧条分缕析地分析作答。在进行技巧分析时要具有以下几点意识。
(1)为形象服务。技巧的使用是为了更生动、逼真、形象地表达出所寄寓情感的意象特征。
(2)为主题服务。技巧就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
(3)为意境服务。好的技巧结合意象能营造出有一定特点的意境,从而更准确、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包括理想和追求)、感情及精神境界。
解题技巧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现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一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晰,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作答。还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理有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必须先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 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种手法的内容及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 说说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原因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4. 说说这种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以及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在鉴赏过程中,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例如《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问题: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本诗动静结合。(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一、二句中“水面平”“明镜”“照檐楹”,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中“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中心,发出“万点声”,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这首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的效果)
也可以借鉴以下的答题模式和思路。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修辞方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分析评价诗歌主题的社会意义,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在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时,既要看所赏析的诗作对当时社会的价值,也要看其在今天依然具有的现实意义,也就是既要从历史的视角去观照,也要用现实的眼光来审视。古代诗歌,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辩证分析,一味称赞或一概抹杀都是不可取的。从内容上看,古代诗歌常常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即事感怀、咏史怀古、惜春伤春,常常表现边塞征战、羁旅生活等。从思想感情上看,古代诗歌常常表达迷恋、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和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态度。对这些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
对诗歌进行分类复习,是备考“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尽管古代诗歌数量庞大,诗歌的思想内容多种多样,作者的观点态度丰富多彩,但同一类型的诗歌还是具有一些“共性”的,只要平时复习时把握了这些“共性”,考试时从确定考查的诗歌所属类型入手,解题的针对性无疑会更强。
分类鉴赏诗歌的“程序”大致如下。
1. 分类。即把诗歌按内容特点作大致分类,如:(1)“送别”类;(2)“怀古”类;(3)“思乡怀人”类;(4)“山水田园”类;(5)“边塞”类;(6)“哲理”类;(7)“讽刺”类;(8)其他。
2. 选材。即为上述八类各选十首诗歌,课内和课外各五首,有的类型课内诗歌数量不足则用课外同类诗歌补充。
3. 探究。复习可分为8个时段,在一个时段内完成对一类诗歌内容的归纳与分析,通过这种分类鉴赏、合作探究的方式,复习效果会较为明显。
例如“怀古”类诗歌的复习情况如下。
(1)选定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桂枝香·金陵怀古》(宋·王安石)、《石头城》(唐·刘禹锡)、《蜀相》(唐·杜甫)、《乌衣巷》(唐·刘禹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赤壁》(唐·杜牧)、《金陵怀古》(唐·许浑)、《咏怀古迹》(唐·杜甫)。(课内外各五首)
(2)借助教材、相关资料、工具书或网络资源,对这些诗歌的内容作分析和探究。
(3)得出此类诗歌内容特点的“共性”,一般有以下三种:①通过怀古来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忧虑;②通过怀古来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之情;③通过怀古来警示统治者(或“世人”)要以史为鉴。
通过这样的归纳、整理、分析、探讨,我们对“怀古”类诗歌的内容便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在以后的考试中,一旦确定所鉴赏的诗歌属于“怀古”类,其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就不难把握了。
解题技巧
诗歌具有言、象、意三个层面,而诗歌鉴赏活动正是与这三个层面相对应——由“言”而成“象”,由“象”而明“意”。我们进行赏析时,也就是有意识地对诗歌进行理性分析,最终逐步进入“意”的层面。这个步骤即为鉴赏诗歌的“路径”。针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我们可以把“情”“志”“理”当作“镜子”来观照所考作品,从而寻找答题的切入点,这样,就能够找准所要赏鉴的内容而不至于偏离题干规定的范围。具体有下面几点。
1. 由“点”及“面”,挖掘诗歌意蕴。
作为设题较为规范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都会遵循文学鉴赏“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基本规律。因此,由“点”及“面”应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可行方法。这里的“面”,指的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点”,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关键词。指诗歌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2011年高考重庆卷《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中的“愁”字,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也为我们的答题明确了方向。
(2)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在诗歌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说是诗歌中的关键句。抓住这些句子,就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如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这首诗(《雨雪曲》)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只要我们抓住了“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一句,写出类似“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这样的答案就并非难事。
(3)诗歌题目。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越中览古》中的“览古”,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出塞》《从军行》则显示此类诗歌应是“边塞”诗。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答题时就有了针对性。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此诗(《喜外弟卢纶见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果我们只看诗歌内容,就很可能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等诗句得出作者的感情是悲伤的。但如果再将诗题“喜外弟卢纶见宿”与诗歌内容结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感情其实是复杂的,是悲喜交加的。相反,如果忽视诗歌题目,有时便很有可能因失去落脚点而盲目答题,如鉴赏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只看诗歌内容而把本诗理解成咏物诗,则很难把握这首诗的主旨是“谈读书”。
(4)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作者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意。如:松,往往寓含坚贞;梧桐,常常表现凄苦之情;残月,往往暗示离散;柳,常常表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也含有挽留之意;杜鹃,往往表示凄凉、哀伤;等等。平时备考时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考试时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这首诗是《江行》,其颔联是:“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通过“残雪”“雁断”“新月”“潮生”等凄迷景致,联系意象“雁”的“传书,传乡音”的传统喻意,我们就很容易得出颔联所表达的是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5)注释。出现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看作是有效信息,这里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信息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借助表达技巧,揣摩诗歌内容和情感。
有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主要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表达技巧如比喻、用典、反衬等来表现的。因此,把握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也是诗歌鉴赏的有效方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乐景写哀情”这种表现手法。古代借景抒情类诗歌绝大多数是以乐景来表乐情的,但也有一些诗歌却是以乐景来寄托哀情。我们在解读此类诗歌时,不能被诗歌中明快的景象所迷惑,从而误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就是以“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的热闹、繁华之景(乐景)来表达盛衰无常的慨叹(哀情)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